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第2课时)素养目标学科素养1.会求R2,并能用R2来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2.会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并能用非线性回归模型解决相关问题.1.数学建模;2.数学运算情境导学“回归”是高尔顿(1822—1911)在研究人类遗传问题时提出来的.为了研究父代与子代的关系,高尔顿搜集了1078对父亲及其儿子的身高数据.情境导学高尔顿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回归效应.因为当父亲高于平均身高时,他们的儿子身高比他更高的概率要小于比他更矮的概率;父亲矮于平均身高时,他们的儿子身高更矮的概率要小于比他更高的概率.它反映了一个规律,即这两种身高父亲的儿子的身高,有向他们父辈的平均身高回归的趋势.对于这个一般结论的解释是大自然具有一种约束力,使人类身高的分布相对稳定而不产生两极分化,这就是所谓的回归效应.1.比较两个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1)直接比较两个模型的残差;(2)直接比较两个模型的残差平方和;(3)用R2=1-i=1nyi-y^i2i=1nyi-y-2来比较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R2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R2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越差2.非线性回归分析问题对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做统计分析,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1)方程y=axb可以通过c=lna,v=lnx,u=lny进行变换,得到线性经验回归方程.(2)方程y=aebx可以通过c=lna,u=lny进行变换,得到线性经验回归方程.(3)方程y=a+blnx可以通过v=lnx,u=y进行变换,得到线性经验回归方程.u=c+bvu=c+bxu=a+bv1.在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四个不同的模型,且它们的R2的值的大小关系为R2模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