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变化率问题(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分析曲线上某点处切线斜率的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和瞬时变化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的概念.(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求高台跳水运动员在具体时刻的瞬时速度,体会求瞬时速度的一般方法.通过求曲线处某点处切线斜率的过程,体会求切线斜率的一般方法.2.能力目标: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的概念.3、素养目标:数学抽象:函数的变化率逻辑推理:平均变化率与瞬时变化率的关系数学运算:求解瞬时速度与切线斜率.数学建模:函数的变化率(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瞬时速度和曲线上某点处切线斜率的概念及算法难点: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的概念(六)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求高台跳水运动员在具体时刻的瞬时速度,体会求瞬时速度的一般方法.过求曲线处某点处切线斜率的过程,体会求切线斜率的一般方法.(七)课前准备多媒体(八)教学过程新知探究问题1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速度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心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2+4.8t+11.如何描述用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运动的快慢程度呢?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在上升阶段运动的越来越慢,在下降阶段运动的越来越快,我们可以把整个运动时间段分成许多小段,用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近似的描述它的运动状态。例如,在0≤t≤0.5这段时间里,v=h(0.5)−h(0)0.5−0=2.35(m/s)在1≤t≤2这段时间里,v=h(2)−h(1)2−1=−9.9(m/s)一般地,在t1≤t≤t2这段时间里,v=h(t2)−h(t1)t2−t1=−4.9(t1+t2)+4.8探究1:计算运动员在0≤t≤4849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为了精确刻画运动员的运动状态,需要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我们把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探究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这种关系求运动员在t=1是的瞬时速度吗?1.平均变化率对于函数y=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1)自变量的改变量:Δx=_______.(2)函数值的改变量:Δy=_____________.(3)平均变化率=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