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案例青岛红领—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供应链运作模式的特征决定着供应链库存位置与相互协作的库存控制。拉式供应链敏捷但难以实现规模化的低成本,推式供应链高效但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而推拉结合的供应链延迟策略也并未在根本上解决个性化与规模化的矛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新的实践开始将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从而形成了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青岛红领集团1995年创立,以正装量体定制业务为主,技术服务为辅。形成了西装、裤业、衬衫产业园区。从2003年开始,以美国市场做实践,以两化融合为基础,实践了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自动化改造,同时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物联网体系,打造了独特的核心价值,同时形成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面料、花色、纽扣……关于衣服上大大小小的100多个细节,都可以由订购者在手机APP上自行定制。这些个性化需求将统一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中,形成数字模型,由计算机完成打版,随后分解成一道道独立工序,通过控制面板及时下达给流水线上的工人。这样的场景发生在青岛红领集团的智能化车间中,通过十三年来再造血般的内部流程改造,如今的红领已经从简单的规模量产模式转变为更加聚焦消费者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1.“消费者需求”驱动的有效供给和电商新业态红领自主研发了电子商务定制平台—C2M平台,消费者在线定制,订单直接提交给工厂。C2M平台是消费者的线上入口,也是大数据平台,从下单、支付到产品实现全过程都是数字化和网络化运作。这是“按需生产”的零库存模式,没有中间商加价,没有资金和货品积压,企业成本大大下降,消费者也不需要再分摊传统零售模式下的流通和库存等成本。传统模式下,定制成本居高不下,质量无法保证,交期在1个月以上,实现不了量产,价格昂贵。红领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和生产者、设计者等直接连通,个性化定制的服装1件起定制,传统服装定制生产周期为20-50个工作日,红领已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实现了量产,性价比最优,过去只有少数人穿得起的“高大上”的贵族定制,通过红领模式变成了更多人能享受的高级定制。2.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和产业链协同消费者定制需求通过C2M平台生产订单,订单数据进入红领自主研发的2版型数据库、工艺数据库、款式数据库、原料数据库进行自动处理,突破了人工制作版型的瓶颈,实现1人1个专属版型、专属款式。生产过程中,每件定制产品都有专属芯片,从工业云下载和读取芯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