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行政效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行政效率基本概念●知道行政效率体系●辨别效率、机械效率、社会效率、行政效率相关概念能力目标:●掌握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思考中国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和途径效率带来效益,追求效率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在经费或能源方面以少的消耗来完成适当的工作,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第一节行政效率概述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效率的含义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可用公式表述为:行政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行政效率的概念,最初是从机械学中引进的。在机械学中,效率指输出的热能量与输入的热能量之间的比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商管理理论的成熟,工商界、经济学界开始把效率概念引入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把社会经济活动的效果与所消耗的劳动量加以比较,以考察其有效程度。此后,由于威尔逊、古德诺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行政管理学应运而生。自行政管理学进入学者的研究领域之后,行政效率就成为本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机构的庞大,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已成为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行政效率概念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一般而言,行政效率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机械效率阶段,社会效率阶段,客观效率与规范效率阶段。机械效率一般用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成果之比来表示,属于量化的可比效率。机械效率的使用最早出现于科学管理时期,代表人物是以泰勒为主的一批管理学家。他们借用自然科学,特别是机械学和电子学的效率概念及其方法分析和衡量企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效率,“机械效率阶段”因此而得名。机械效率中追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1楔语取得最好的劳动效果。在社会活动中引用机械效率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一些公共事务中存在许多无法量化与衡量的政治文化因素,再加上有些工作成果本身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机械效率”不能完全表示行政管理学中效率的概念。社会效率是行为主义管理学家使用的效率概念,他们主要是通过观察组织内部人员是否团结FF0C人的各种需要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以及完成工作所用的时间来衡量行政效率。这种衡量行政效率的方法,虽然弥补了机械效率的某些缺憾,但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行政工作的本质,而且容易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