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目标导航】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从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三个方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学会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2.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3.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进一步坚定唯物主义信念。重点:世界的物质性难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知识精讲】知识点0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知识拓展】理解物质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贯彻了可知论的基本要求,认为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知识拓展】区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知识点0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比较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范畴物质是共性范畴,属于矛盾的普遍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范畴,属于矛盾的特殊性特点物质是永恒的,是不生不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暂时的,是有生有灭的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知识点0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