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6.2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主讲王碧秀教授LOGO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目录一般项目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1特殊项目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2一般项目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知识点: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按月计征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计征方式及计税依据税率形式及税额计算1.计税依据确定(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性收入-费用扣除标准(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费用扣除标准:一般每人每月3500元附加扣除标准:每人每月1300元,合计扣除4800元下列人员可享受附加减除费用: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个人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人员1.计税依据确定1.计税依据确定(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自行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一年内保费金额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单位统一组织为员工购买或者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单位负担部分应当实名计入个人工资薪金明细清单,视同个人购买,并自购买产品次月起,在不超过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扣除。一年内保费金额超过2400元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1.计税依据确定1.计税依据确定(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信补贴收入的扣除标准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信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务用车、通信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个人支付的收入,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收入1.计税依据确定1.计税依据确定应纳税所得额=6000+3200-1455-3500=424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245×10%-105=319.5(元)分析做中学6-14王平8月从任职单位取得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6000元、津贴3200元,因公出差差旅费津贴1500元,按照所在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五险一金”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