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自贡盐工号子音乐特征解析易慧敏摘要:本文借中国盐文化的研究视野,以代表性32首盐工号子的音乐本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归纳、统计、列表的形式进行对比,就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与声腔、音列与偏音、节奏与节拍、衬词与衬腔等进行音乐分析,期望为其他学习者、研究者、传承者提供可借鉴的结论。关键词:盐工号子;音乐特征;自贡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易慧敏(1982-),女,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WHY22-08)。自贡素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的美誉,其井盐业历经千年,创造了丰硕的财富、凝练了深沉厚重的盐文化,塑造了艰苦奋斗、孜孜不倦的人文精神,作为盐场劳作的重要精神结晶——盐工号子孕育而生。一、盐工号子的历史与分类盐工号子同时具有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士气的实用性与音乐艺术的表现性,其形态质朴、反映生活真实生动,旋律具有巴蜀音调的典型特色、旋法多样、结构精炼,体现了创造者非凡的智慧。根据不同工种及劳动强度,盐工号子有多种类型:石工号子、抬工号子、板车号子、盐船号子、人车号子(挽子歌)、辊工号子、风箱号子等。(一)“石工号子”是目前遗存数量、种类最多的号子,是修建盐场、开山采石时所唱,产生于盐业制造最重要、最基础的劳动环节。“大锤号子”“采石号子”“安砌号子”“撬石号子”“踩帮号子”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因劳动强度可大可小,其节奏常较自由、旋律有一定抒情性,往往由石工即兴编唱用于自娱自乐,多人配合时常为一领众和。如《短号之七》《谋家们出世天炮响》《等郎》《正月十五过元宵》《声声报腔(之一、之二)》《清早起来把床下》《一股凉风吹起来》《清早起来把门开》。(二)“抬工号子”又名“五金扛运号子”,是搬运石头、锅炉等大型设备时所唱,劳动强度大、参与人数多,号子统一劳动节奏的功用占首位,故旋律性弱、节奏性强,常一领众和、一呼百应。有“平路”“上坡”“下坡”多种分类,风格粗犷有力、刚劲坚实。如《杨森做事好大胆》《幺幺啊山火》《嗨左》《什么软来软如棉》《柳荫结拜》《绷起》《十二杯酒》。(三)“板车号子”是拉动板车运输成品盐时所唱,由盐工在行进过程中即兴编唱,常为四二拍,强弱交替分明,速度多与步调一致,中速至缓慢。因平路、坡路不同,旋律时而富有律动,时而热烈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