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CERAMICSSCIENCE&ART紫砂壶的创意之趣——浅谈《包罗万象壶》的艺术设计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出类拔萃的一种类型。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饮茶历史的国度,饮茶是一种艺术,所以与饮茶相关的各类茶器也就逐渐演变成了艺术品,紫砂壶凭借材质特性与精湛的做工成为了能够代表中国茶壶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几百年中,制壶工匠可谓将好学与包容的精神贯彻到底,在紫砂壶创作中融合各种优秀的传统艺术造型,并注重内涵价值与精神底蕴的呈现,使紫砂壶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朝着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方向持续发展。此件《包罗万象壶》就参考了蒙古毡帽与蒙古包的造型,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融合这两种民族元素之时,作品形成了创新趣味,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包罗万象”的内涵,在展现紫砂壶工艺品质的同时也表现了中国多民族的魅力。一件紫砂壶可以分为泥料、造型与装饰三大部分来看,其中泥料是最能代表紫砂壶特色的部分,泥料是紫砂壶的生命之源,是构成紫砂壶艺术魅力的基础部分。紫砂泥是一种神奇、美丽的泥土,其色彩“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1]墨而不黑,质地细腻和顺,可塑性较好”。归结起来,紫砂泥就是美得低调,美得让人舒服,这种高贵而不失亲和力的个性是其他陶土所无法匹敌的。此壶在泥料的选择上倾向于古典化,目的在于体现紫砂壶的传统特色。整件作品用料一致,呈现出古典的红棕色,色彩醇厚饱满,古色古香,代表了温和、内敛的中国审美态度。泥料细腻润泽,表面在保持光滑的同时形成了朦胧的微光,淡淡的光泽隐去了艺术品的冰冷之感,使作品无需注入热水也自有一股热力,泥料与生俱来的砂质肌理也呈现得分外清晰,展现了紫砂壶的朴素之美和创作者精湛的工艺,创作者在打制泥料时充分关注到紫砂泥自身美感效果的表达的,这种尊重自然美的精神也是构成紫砂壶传统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紫砂壶创作者有着相当开阔的眼光,由于紫砂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易于塑造各种造型。“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传统居所,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作为蒙古族特有的生活模式,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沿用至[2]今,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毡帽是蒙古族人民所戴的帽子,不仅实用且十分精美。蒙古包与蒙古毡帽是代表蒙古族生活特征与审美特征的两个重要元素,创作者将这两种元素融合至诞生于江南水乡的紫砂壶中,实现了南北融合,是中华民族和谐精神的呈现。壶的造型是参考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