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物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二、设计小实验:做一个能承载重物的橡皮泥或其它材料的小船;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3、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2、经历设计橡皮泥船及塑料袋热气球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小实验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有关浮力的应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三、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授课中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让学生知道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小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浮力应用的理解,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1、能结合实例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会从比较浮力与重力大小、物体与液体密度大小判断物体的浮沉。3、理解轮船、潜水艇原理及热气球原理。教学难点: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之前充分研究教材、教材分析资料,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相关教学材料作参考,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潜水艇、热气球原理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真实潜水艇工作的视频,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如何判断物体的上浮、悬浮、下沉?3、如何计算浮力?4、轮船用钢铁制造,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而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其中蕴含了怎样的的物理原理?5、轮船、潜水艇的原理。6、热气球原理。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我们经常说:“瓜浮李沉”,西瓜和李子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西瓜浮在水面上,李子沉入水底?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两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