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第十二章3S集成技术导读:本章简介了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与GIS的集成应用。作为实时、客观获取空间信息的新兴技术手段,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而通过GIS对其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各种有用信息,以进行决策支持。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3S集成的具体应用,并简要描述了其技术实现方案。1.遥感简介遥感(RemoteSensing),通常是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术语,遥感出现于1962年,而遥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是在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LANDSAT-1)成功发射并获取了大量的卫星图像之后。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与之紧密结合,发展更加迅猛。遥感技术的基础,是通过观测电磁波,从而判读和分析地表的目标以及现象,其中利用了地物的电磁波特性,即“一切物体,由于其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因而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图12-1),所以遥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观测电磁波,识别物体以及物体存在环境条件的技术。图12-1:几种常见地物(水、绿色植被、裸旱地)的电磁波反射曲线在遥感技术中,接收从目标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装置叫做遥感器(RemoteSensor),而搭载这些遥感器的移动体叫做遥感平台(Platform),包括飞机、人造卫星等,甚至地面观测车也属于遥感平台。通常称用机载平台的为航空遥感(AerialRemoteSensing),而用星载平台的称为航天遥感。按照遥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将遥感分为被动式遥感(PassiveRemoteSensing)和主动式遥感(ActiveRemoteSensing)两种,而每种方式又分为扫描方式和非扫描方式,其中陆地卫星使用的MSS(MultispectralScanner)和TM(ThematicMapper)属于被动式、扫描方式的遥感器(图12-2),而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属于主动式、扫描方式的遥感器。图12-2:多光谱扫描仪示意图[Curran]从遥感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首先,遥感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也就是说,这里的“遥”并非指“遥远”;其次,遥感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研究对象的特征信息;最后,通过传感器装置得到的数据,在被使用之前,还要经过一个处理过程。图12-3描述了从获取遥感数据到应用的过程。图12-3:遥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