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精讲阶段刘玫老师128第十一章立案基本要求了解:立案的概念、特征,立案监督的概念。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对立案的材料来源、立案的条件、立案的程序、立案监督制度的规定。第一节立案的概念一、概念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自己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以及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和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职能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二、特征第一,只有公安司法机关才有权决定将某一事件作为刑事案件纳入诉讼轨道,进而开展侦查或审判活动。第二,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一个独立、必经的诉讼阶段,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标志。所谓独立是指它与侦查、提起公诉、审判等诉讼阶段相并列,具有特定的诉讼任务和实现任务的特定程序和方式,诉讼主体之间形成了特定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所谓必经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办理任何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立案阶段。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等相对独立的阶段,某些案件可能不经过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但必须经过立案阶段,如刑事自诉案件不经侦查、提起公诉,但必须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立案后才能进入审判程序。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一、材料来源《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第114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蜜蜂考资提供微信89082933蜜蜂考资提供仅供内部学习,请勿外传微信:890829332020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精讲阶段刘玫老师129据此,立案材料来源有以下: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2.单位或者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第1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报案和举报有所不同。报案是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发生而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举报是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发现的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3.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