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物素材之【科技创新】适用高考主题:2017年全国卷一《中国关键词》2017年江苏卷《车辆与时代变迁》2014年辽宁卷《科技对生活的影响》2012年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适用考点:科技发展、科技兴国、时代发展、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高台大厦平地起。科技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关键动力,四大发明涤荡蒙昧、传播文明,而如今新时期的四大发明接续先祖的精神传承,为时代动脉注入新的血液。21世纪是属于科技的时代。科技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瞬息即变、时刻迭代,科技影响着每一个个体,关乎生存,关乎未来。“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国际舞台上,科技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筑建跨海长虹、圆梦嫦娥飞天、实现潜海万里,日渐强盛的科技实力,是中国腾飞的坚实底气,科技之创新、突破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持续发展的根基。于敏:中国氢弹之父▣荣誉成就: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事迹回放:于敏,蘑菇云下的盖世英雄,是他让氢弹成为了“中国关键词”。从1961年开始,他隐姓埋名28载,进行氢弹理论探索工作,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仅用26个月就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氢弹试验的成功,创下了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记录。他常常半跪在地上分析计算纸带,以严谨求真且务实的态度,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优化设计,凭借着超强的记忆力与计算能力,实现了氢弹试验结果与计算数据的完全一致。在那些甘坐冷板凳的日子里,他守护着自己真心热爱的科研事业,不声不响地潜心做着自己的研究。在大西北核试验场,他吟诵《出师表》时怆然涕下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一句“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是他真实而光辉的人生写照。于老曾于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惊天的事业之下,于老无悔地度过了沉静思索、奉献坚守的一生。“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院士刘永坦:用雷达筑就“海防长城”▣荣誉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事迹回放:刘永坦院士出生于1936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炮火席卷中华,山河零落,他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