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转变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概念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所谓“文盲”就是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或不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就学生的学习而言,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他通过学习,积累和占有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学会和拥有了掌握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势必引起我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广泛关注。而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长期以来,我们教育者过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相当程度地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教师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虽说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它的优势,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接受学习”一方面相对削弱了小学生提出疑问与做出解释的勇气;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不足,更谈不上做学习的主人。尤其是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更不容乐观。学生学语文,似乎只有课堂上才是学语文,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往往只重一本教科书,学生日复一日地在课本里转悠。学生学知识似乎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抬起头来见到的是黑板,转过身去碰到的是墙壁。这种院墙式的学习怎能不碰壁?这种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为人师者不愿改变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还是按“唯书”、“听话”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以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只能是“痴人说梦”。基于这样的现状和思考,我们确定了“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转变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二、理论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严格地说,任何一种教学都有它的优点。本课题以“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命名,旨在针对当前偏面的、狭隘的填鸭式的课堂阅读教学仍有相当市场的情况下,使教师在组织、指点、帮助等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拓宽阅读教学空间”并非仅仅是针对课堂40分钟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指这样一种教学:在课堂教学条件下,教师依据学生阅读过程的需求,以课堂为经线,以课外、以生活等为纬线而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组织帮助活动的过程。这样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