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课堂笔记例题精讲我想你们下了晚自习,我独自躺在寝室里读小说。当初离家时爹妈就交代:到城里读书,也学点惦记。你这孩子,打小就不晓得惦记人。三叔把我送进这所学校时也提醒:抽空回去看你爹妈一眼,二老不容易呢。今天课堂上班主任又讲:人,应该懂得以某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我手头这本小说也正讲述着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俄罗斯少年只身骑着匹枣红矮马冒雨夜行三十公里回家,仅仅为了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父母幸福得快晕过去了。我的心像上足了劲的发条,激动得微微发颤:我何不也让爹妈狠狠地幸福上一顿呢?我可不是那种只想不做的人,我从床上跳起来,推上自行车就往四十多里外的家里奔。风呼啦呼啦地拨打着树叶,天上乌云怒走,月亮藏藏露露,明明灭灭。最好来场倾盆大雨,这样更显出我的心情,老师说这叫反衬。半小时后,一场不小的雨应召而来。股股雨水顺着脸颊淌到下巴尖儿上,汇成一串小水链儿。不时一个极亮的闪电,像电焊,照亮了一簇簇披发劲舞的树;没有雷,可真好。回到家里啥也不想说,就一句:“我想你们、惦记你们!”可不能说“我爱你们”,那不符合国情,太难以出口了,爹妈也不习惯。当他们明白我是如此的惦记他们时,爹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神来打量他们这长大了、学会了惦记人的儿子呢?他们会幸福得手足无措的,妈只会拿手在围裙上那灰补丁上蹭来蹭去。在雨中跋涉了三个多小时,我终于站在了村头。有段泥泞路,车过不去,我便扛着往前趟。稀泥软软的、润润的,在脚底下蠕动,一下子就涨满了脚丫儿,围住了腿肚儿。小村里没有一星灯光,人们早已沉入梦乡。一个闪电,我望见几处低矮的屋子默默地卧在雨中山坡上,像是被谁随手遗忘在那儿的。但我,惦记着你们。站在家门口,雨水掺和着汗水,我早已浑身湿透。敲门时,我的手有些抖。爹妈警惕地问:“谁?”“我!”“出事啦!”爹妈嗓子眼儿发颤,磕磕碰碰地摸火柴点灯,“出啥事了?”从门缝里我清楚地瞅见两位老人连外套都顾不上披,便忙起身,妈举着铁盒做成的油灯,爹手脚忙乱地拨门闩。“出事啦?出啥事啦?”爹妈连声急问,满脸满眼的惊恐。“没、没啥事,回来我……想……想看看你们。”想好的话临出口又变了。“没啥事?看我们?没啥事这么大雨,深更半夜赶回来?我们有啥好看的?到底出啥事了?”爹蹙着眉头,使劲地瞅我的眼睛,想瞅出个名堂来。“真的,真的没啥事。”爹接过妈手里的干毛巾递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