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第一节消费者偏好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感称为效用(Utility)。总效用(TU)就是消费者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边际效用(MU)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量,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量。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衣服TUCMCC食品TUFMCF0123456780305883105125143160175302825222018171501234567804075105130150165175180403530252015105依据效用对商品的分类凡是增加其消费量能增加总效用,或边际效用为正的物品,称之为经济商品(Economicgood)。如果增加某种物品的消费,反而会使总效用下降,或其边际效用为负的物品,称为经济负商品(Economicbad)。增加其消费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总效用、或其边际效用为零,我们称之为经济中性商品(Economicneuter)。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增加,但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75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曲线(MU)总效用曲线(TU)012345678食品255010012515040302010012345678食品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XUTU则边际效用为:dXXdUMU)(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0)(0,)(22dXXUddXdMUdXXdUMU和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理性”偏好的特征和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推导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假设效用是可以用某种单位衡量的。序数效用论: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我们并不要求具体衡量效用的多少,而只要求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偏好给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排列出一个顺序即可。“理性”偏好的特征和基本假设首先,假定消费者在心目中能给不同的商品(或商品组)按照偏好排列一个顺序。其次,假定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可传递性,即偏好在逻辑上是一致的。第三,非饱和性。如果消费者能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消费而不用减少其他任何一种商品,那么消费者应该觉得总效用增加了。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带给消费者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情况,也即对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消费者觉得它们在效用上是没有差异的。无差异曲线的推导效用>AAMH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