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对点优化集训(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安徽名校联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题干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着重描摹人们的心灵世界。浪漫主义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强调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答案C[来源:学§科§网]2.(2016·甘肃一检)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8~19世纪”“自然发怒”“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可以看出,这些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担忧,故选D项。答案D3.(2017·广西桂林调研)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解析根据材料中“18世纪”“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可以判断发生在启蒙运动后,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正确。答案A4.(2017·河北唐山模拟)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