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评估第7章假设开发法第7章假设开发法案例导入:千禧年又名千福年,其最早的涵义可延伸至犹太人对来世的期待,不过其原本隐含的末世意味已经被跨世纪的喜悦和期待所取代。若回望中国的第二度千禧年(2000年),各种庆祝千禧年的活动让人难忘。然而进入21世纪,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进入了不断快速上涨的阶段,以至于众多家庭幸福生活期盼的落空,最终引发了人们对高房价的“声讨”,也进而引发房价地价关系的讨论。2007年4月3日的《现代快报》(A8版)上刊发的记者尹晓波一篇题为“高房价高地价,到底谁影响谁”的文章中提到:3月27日,南京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价的持续上涨,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4月2日,国土部门却又表态:推动房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并非地价上涨,而是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说法一:地价带动南京房价上涨1.31%……根据测算,江苏去年住宅的楼面地价上涨幅度占房价上涨幅度的比例平均为20.77%,按去年江苏商品房价格上涨6%计算,住宅地价上涨仅带动了房价上涨1.25%,……说法二:“地荒”不存在,近期不会放量……说法三:房价高了,拿地成本自然就高……如果没有开发商竞争,只有一家参与竞拍,那这个开发商就可以以基准价的底价拿到地,而房产商为什么愿意经过几十轮的竞拍呢?是“因为市场房价高,他们愿意出较高的价位拿地”。对于房价地价关系的讨论,不仅引发不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争论,而且引发了开发商与政府官员之间,乃至于不同学者之间的争论。由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编写的《2008中国城市地价状况》报告公布了40个重点城市地价房价比为2—4成,地价占房价平均为23.2%,并认为是“房价预期影响地价”。开发商任志强在其搜狐博客“越描越黑”(2009-06-24)一文中强调,纠缠地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重之争在于政府从房价中的收益更多,还是开发商暴利更黑;在于土地的天价推高了房价,还是房价的暴涨推高了地价。2010年3月25日中国经济网上一篇“开发商‘暴利’真相:低地价高房价利润632%”的文章(http://cd.qq.com/a/20100325/003558.htm)写道:某一巨头开发商在北京西南区域三块土地成交情况:其中第1、2块地销售已进行到中后期;第3块地与第1、2块地相邻,已销售完毕。数据表明,某巨头开发商这三块土地的拿地时间分别为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其中第2块地于2007年4月和2009年7月进行过变更),其土地成本折成楼面地价仅为413元/㎡--1116元/㎡,与近日央企北京拿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