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案例】IBM的组织变革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于1911年在美国创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与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各类组织提供服务。2013年,IBM全年营业总收入高达998亿美元。在过去的100多年里,IBM无数次取得这样的辉煌,始终以超前的理念、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与出色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IBM就一直在探索与组织变革有关的方法与实践,并通过两次重要变革成功地于逆境中突围。20世纪80年代,迫于来自美国阿姆达尔与日本三菱、日立等公司的竞争压力,IBM开启了史上从未有过的组织变革之路。1980年,IBM开始设立专门从事小型新产品研发的“风险组织”——独立经营单位与战略经营单位,它们直属于总公司专门委员会,拥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这种“风险组织”既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又能得到来自总公司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因而较外部独立企业而言具有优越性。在个人计算机开发方面,IBM依靠这一组织形式,将以往需4年才能完成的开发过程缩短到了11个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除了研发板块,IBM业着力对管理层进行了改革:将主管科研的副总裁与地区公司经理纳入最高决策层,改进了决策层的智力结构,强化了集体决策的机制;对原有事业部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设立了信息系统组、信息系统技术组、信息系统库存组、信息系统产品组与信息系统通讯组,突出了信息和通讯事业部的重要地位,强化了向个人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通讯系统发展的战略方向;此外,IBM还对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进行了管理线条上的整合。IBM此次大规模的组织变革顺应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进入21世纪,顺应市场的变化与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了IBM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IBM于2008年实施了另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系统与科技事业部(STG)改革。STG属于IBM三大业务板块之一的硬件系统,然而,其经营业绩一直不如人意。于是,IBM再次发起了针对STG的新一轮组织变革。在此次变革中,STG完成了从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结构向以客户为导向的新型结构的转型。新的STG组织系统按客户类型分为了企业级客户部、工商企业客户部、工业企业客户部以及微电子类客户部,上述各部门的总经理除了对销售收入和利润目标负责以外,还对客户的满意度负责。STG的组织变革体现了IBM对客户的高度关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始终伴随着IBM从制造企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