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理模拟试卷(三)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治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了河道采砂、河道疏浚、水库建设等系列措施,因此给河口的自然演变带来影响。因开发治理方式的变化,使得水沙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三角洲河道冲淤状况发生变化。图1和图2分别为珠江三角洲三个水文站1959~2017年的年平均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60~80年代,珠江三角洲河口整体处于侵蚀状态B.本世纪10年代较上世纪90年代,西江年输沙量减少近半C.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江上游来水来沙量持续上升D.本世纪以来,西江河床下切幅度小于北江和东江河床下切幅度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河口系统演变趋势及成因是()A.受流域水土保持影响,河道淤积明显B.受水库拦蓄影响,河口水沙量显著减少C.受河口地势影响,河口淤积大于冲刷D.受采砂和疏浚等影响,河道向窄深型发展侧积体是在河漫滩上形成的一系列坝脊与坝洼交互相间的地貌,下图为侧积体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形成侧积体的最主要原因是()A.凹岸侵蚀作用B.季节性洪水周期作用C.凸岸堆积作用D.地转偏向力作用4.关于图中侧积体形成说法正确的是()①坝脊形成于洪水期沉积②坝洼形成于洪水期侵蚀③侧积阶段1形成最早④侧积阶段3形成最早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太阳辐射能是自然界中各种物理变化过程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并且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下图为1993~2017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及多年平均逐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5~7题。5.昆明市月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4月而非6月,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B.太阳高度C.降水量D.植被6.对昆明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影响因素最小的是()A.工业总产值B.建城区面积C.人口规模D.教育水平7.推测2009~2017年,导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快速城镇化B.逆城镇化C.气候趋暖湿D.气候趋干旱湖泊水位与湖泊的水量收支密切相关。北半球某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为雨水和流域内河流水。如图为该湖泊多年平均相对流量进出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湖泊最低水位出现在()A.7月B.10月C.1月D.4月9.推测该湖泊为()A.构造湖B.冰川湖C.淡水湖D.咸水湖10.该湖泊可能位于()A.地中海沿岸B.智利沿海C.新西兰北岛D.日本群岛浮游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