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Kevlar纤维在历经20余年和耗资7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之后,杜邦公司终于成功开发出一种叫Kevlar的新产品。当初的目的,是想研制一种能与尼纶或涤纶比肩的新材料。杜邦的科学家们终于不负众望,开发出了这种强度是钢材的5倍,但质量很轻,而且耐高温的神奇材料。现在的唯一问题是:将这种材料使用于何种用途?杜邦的管理层首先想到的是用它代替钢材,用在汽车轮胎制造上。该种材料很容易与橡胶编制在一起,制造出的轮胎具有弹性好、轻和耐高温、高压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全球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巨大。杜邦斥5亿美元巨资建立了一个工厂生产这种材料。遗憾的是,公司很快发现轮胎制造商还是坚持使用钢材,而不愿意用这种更高级的新材料。原因是,钢材更便宜;消费者也乐于使用"钢圈"。在80年代早期,只有赛车制造企业使用Kevlar,需求量很小。杜邦负责该产品营销的经理感叹到:"我们知道答案,但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的答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杜邦很快组织了一个超过千人的团队,研究市场和为该产品寻找新用途一位经理人员描述了这段时期公司态度的转变:我们过去习惯于销售我们所制造的东西,现在开始制造能够卖得出去的产品。杜邦痛苦的地意识到,技术上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并不必然带来财务上的成功。80年代后期,杜邦的执着和耐心开始获得回报。突破首先来自美国军方,它们决定采用该材料制造头盔。警察部门也开始购买这种材料,用于制造防弹背心。其他的新用途来自高尔夫球俱乐部、航海赛艇、海底电缆、大使馆防护窗帘等等。最近一项用途是将其用于隐形战机。80年代末,该种材料年销售量达到了3亿美元,预期未来每年会以约10%的速度增长。虽然历尽艰辛和曲折,该产品最终似乎还是取得了成功。思考题:1、运用教材第15章中表15-5的思路,对Kevlar进行创新扩散分析。2、如果将该新材料运用到消费类产品,公司还可能遇到哪些新的问题?资料来源:JohnMowen(1990),ConsumerBehavior,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p.57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