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一.研究对象1.简介财政学,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的是政府行为,属于经济学的一个部分;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检验和解释政府行为和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它从“公”与“私”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2.研究对象(1)混合经济中“公办”与“私办”的边界划分。(2)“公办”领域中的责任主体确定以及活动方式选择。(3)立足于混合经济,在充分考虑对私人经济和市场机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公共性”问题。二、发展演进脉络1.两大理论传统(1)“盎格鲁——撒克逊传统”:注重税收研究,忽视或基本没有涉足公共支出研究。(2)“大陆传统”:重视公共支出的积极作用,主张政府干预。2.大致脉络“需求管理”与宏观财政政策尝试性运用:“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通论》混合经济逐步形成与公共部门经济学萌芽:马斯格雷夫、萨缪尔森诞生与发展:公共选择理论体系、“公共经济学学会”和《公共经济学杂志》、布坎南、斯蒂格利茨3.基本理论框架(1)以主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同时,汲取非主流经济学派中的公共选择理论(2)以公共品作为核心范畴(3)以效率与公平两个价值判断标准为依据,以政府三大经济职能为核心内容,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及其效应(4)注重“公”“私”效率边界及动态均衡分析研究(5)注重政府治理方式的选择和搭配三、相关学科与宏微观经济学与政治学与管理学与法学四、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分清是非,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实证分析方法: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会怎样”、“为什么”。计量分析:用统计推论方法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数值估计。案例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