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关系人员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职业素质: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分析,素质特指公关人员所具备的先天素养和后天品格。在具体表现上,它首先应该是一种现代人全面发展的素质。例如,具有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现代人的观念意识等。其次,结合公共关系职业的特性,它专指以公共关系意识为核心,以良好的心理为基础,以综合的公共关系专业知识结构、技能与职业道德修养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整体职业素质。2.通才式公共关系人员:这种人员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使他们成为能够安排和协调全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人员。通才型公共关系人员要求知识面广、头脑灵活、思路开阔,考虑问题周全,有较全面的智力基础、能力结构和适宜的性格气质。3.专才式公共关系人员:这种人员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他们承担公共关系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能够从事和处理某一方面的公共关系活动,并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如广告设计、绘画摄影、新闻写作、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等工作。二、问答题1.答:心理素质指的是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特点,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心理要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的兴趣;(2)热诚的态度;(3)开放的心态;(4)健全的性格;(5)坚强的意志。2.答:现代公共关系意识是公共关系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素质的核心。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职业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塑造形象的意识;(2)服务公众的意识;(3)沟通交流的意识;(4)互惠双赢的意识;(5)勇于创新的意识;(6)立足长远的意识;(7)强烈的危机意识。3.答:职业道德是社会对各种不同职业、行业所提出的专门化的道德要求。参照《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和《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共关系人员,应努力遵循以下职业道德规范:(1)知法守法;(2)求实诚信;(3)公正负责;(4)维护信誉;(5)锐意创新。4.答:公共关系是一项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工作。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是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能力所构成。公关人员的基本能力应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人际沟通能力;(4)分析策划能力;(5)自控应变能力;(6)观察研究能力。5.答:素质是个人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个人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是个人参与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同的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