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商业伦理道德实践活动主讲:叶陈刚教授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论语》“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我们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坚持实践这“六项精进”,我们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甚至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学习目标1.了解商业伦理道德行为的本质、特性、激励模式与思路;2.明确商业伦理道德教育的特征与方法;3.理解商业伦理道德修养的实践原则与方法;4.掌握企业快乐指数、商业伦理道德境界的层次与升华。7.1商业伦理道德行为的选择7.2大力开展商业伦理道德教育7.3商业伦理道德修养实践原则与方法7.4商业伦理道德自律与他律机制7.5商业伦理道德境界的层次与升华7.1商业伦理道德行为的选择7.1.1行为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一)“行为”的内涵与外延“行为”,长期以来有多种解释。按中国古代通行的说法,“行”指的是走,“为”指的是做。《墨子》把“行”、“为”二字连同,认为行即是为,“行,为也”,“志行而悬于欲谓之为”,明确指出人的行为受欲望和意志支配。荀子说:“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为”,认为行为是人经过思考之后,在理智指导下通过做而实现的活动。2.人的行为是人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射动作被称为“行为科学鼻祖”的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行为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的理性生活”,这里的“理性生活”是指“人的心灵遵循着或包含着一种理性原则的主动作用”,也就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具有主动意义的生活”。(二)人的行为本质与模型1.人的行为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能动活动人的行为是在改造周围环境的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能动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2.影响人们行为的模型与因素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K.Lewin)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7-1)式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符号卢因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以及与环境影响的结果。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D.Megregor)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