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第十章电算校核分析本设计电算部分采用PKPM等软件进行计算。首先建立框架的空间模型,布置柱、梁构件及荷载情况;然后采用TAT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最后将电算框架5轴线和手算框架5轴线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结果有一定差异,相对误差在20%左右。这主要是两者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手算时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采用的是分层法,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内力采用D值法,都属于平面的近似算法,而且仅进行横向单一方向的计算,电算采用的是空间算法,更精确。下面是电算框架5轴线的恒载弯矩图,87第九章电算校核分析图10-1恒载弯矩图(单位kN·m)88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图10-2恒载剪力图(单位kN·m)89第九章电算校核分析图10-3恒载轴力图(单位kN·m)下面是手算框架5轴线的恒载弯矩图,恒载作用下梁剪力、柱轴力90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91第九章电算校核分析图10-5恒载作用下梁剪力、柱轴力(KN)两图比较:1.从手算的弯矩图和电算的弯矩图中可以看出跨中弯矩的差值较大,其他的值中误差92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均在20%以下。2.梁的剪力的误差很小,可以控制在5%以下。3.柱的轴力的误差也较大,可以控制在20%左右。误差分析:1.计算的方法不同。由于PKPM的计算方法主要以空间算法,而手算的方法主要是在竖向荷载作用是以迭带法计算,水平力的计算方法以D值法为主。所以由于两者的模型的建立相差导致了计算结果的部分差异。2.手算的近似性:由于手算所采用的方法有一定的近似性,例如在弯矩的迭代法计算中在弯矩的传导过程中不彻底性导致了计算的结果的具有很大的近似性。而电算时考虑了在变形中梁的轴力和柱的剪力,使计算更加的精确。3.电算采用了部分系数在电算的过程中由于软件中为了保证结构的简化和结构的安全性设置了许多细部的系数,其中含有扩大系数也有缩小系数,而这些系数在手算过程由于许多的原因被忽略了,这也是导致了电算和手算的结果很大的不同。4.人为的因素:在手算中我采用了只取两位小数的近似取值,而计算机可以取值更加精确,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计算结果。5.集中力的处理:在手算过程中我所遇到的集中力采取向内的偏心方法,而在电算的简图中可以发现采用的却是全部向一侧偏心的方式,这在计算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