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0·吉林省吉林市调研]1903年,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的《女界钟》刊文指出,要解放妇女,必先反对君权,结束君主政体,这就必须发动妇女参加争取民权的运动,呼吁妇女“救国救民”,“为造就新国民,组织新政府而奋斗”。《女界钟》的这些号召()A.指出了妇女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C.把妇女解放同民主革命联系起来D.指出妇女解放是民族解放的先决条件2.[2022·四川省成都市诊断性检测]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反复宣扬“剪发易服改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却强调过急易服将“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具流弊”。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彰显其权力正统和文化传承,将长袍褂明定为国民礼服。这说明()A.传统文化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国民政府遵循三民主义C.洋货与国货之争决定服饰变迁D.社会结构影响服饰选择3.[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考]近代中国内河航运的中外轮船均由英国人控制的税务司管理,在纳税上,华商“照完厘金”,而洋商小轮“止完一正税,或再完半税,相去悬绝”。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近代航运半殖民色彩浓厚B.表明中国近代化努力取得一定成效C.清廷为增加税收鼓励华商发展D.近代华商轮船航运业发展十分迅速4.1897年,京津间的火车通行以后,两地间只需四五个小时即可到达,两地的商贾官、民常常往来其间。在清末民初时一位北京旧官僚留下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经常为社团活动、走亲访友等事乘坐火车去天津。这主要反映了()A.交通进步扩大了公共活动空间B.新式交通成为社会上层的专利C.交通发展消除了城市社会问题D.城市化进程推动铁路交通创新5.民国时期,山东沿海的农村塾师得到一部《百子全书》。该书的来由为:“一条由上海开往津沽的轮船,满载书籍等物,遇风暴,触礁沉没于近海”,之后该书被人从海滩上捡到。此事对一乡下学童,产生“巨大的启发”。这部《百子全书》是上海扫叶山房出版的,该乡下学童“从此就成了这家出版社的邮购主顾”。这表明()A.观念进步加速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B.城乡差异制约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C.图书业的发展取决于交通事业进步D.近代邮路助力文化业拓展基层市场6.[2022·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孙中山曾说,“辛亥革命之胜利,报纸宣传占了九成功劳,武装起义的功劳有一成”。就连报界翘楚——戈公振也认为,“武昌举义,全国景从,报纸鼓吹之功,不可没也”。这反映出当时()A.报纸宣传推动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