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223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023年1月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2022年)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纳入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并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要求。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逐步深入到城市全要素表达、业务预警预测、场景仿真推演、态势感知智能决策等多个环节,既能发挥多技术集成应用优势,又能凸显我国整体智治的制度优势,正成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或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探索方向。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下,在数字孪生与CIM支撑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数字孪生水利水务领域进展较快,能源管理、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也加快试点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在文体旅游、应急安全、环境治理等城市多领域不断渗透,影响深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连续第5年发布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今年白皮书分发展综述篇、实施建议篇和建设展望篇三大部分,更新了数字孪生城市总体架构;首次系统性分析了“城市数字孪生体”和“数字孪生新引擎”建设思路;提出了数字孪生城市实施路径。一是发展综述篇,今年以来,数字孪生城市进程明显加快,逐步进入落地建设深水区,总体上呈现出,技术体系逐渐“清晰”,城市转型内涵加快“演进”,政策措施“全面”,供给主体“丰富”、产业赛道“扩展”、生态耦合“紧密”、应用门槛“降低”、学术研究“活跃”、领域标准“深入”等发展态势。但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探索过程中,也初步浮现出“有表无里”“有静无动”以及供给侧同质化低质化、整体设计体系化不足等问题。二是实施建议篇,白皮书首次深入分析数字孪生城市实施路径,重点围绕总体架构更新演进、总体设计统筹推进、典型场景筛选解剖、数字孪生体数据重构、能力引擎重组、可持续运营、成熟度评估等七方面内容展开。提出以“对象实体孪生+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