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整合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构建答案:(1)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F=𝑘𝑞1𝑞2𝑟2(4)真空中的静止点电荷(5)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6)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7)在电场中的某点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与电荷量的比值(8)E=𝐹𝑞知识网络体系构建(9)N/C(10)与正电荷所受静电力方向相同(11)电场本身(12)E=𝑘𝑄𝑟2(13)平行四边形定则(14)电场线上每点切线的方向表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同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15)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重点题型归纳整合一、电场的叠加1.电场叠加原理如果场源是多个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电场的叠加原理。2.形成原理如果在空间中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这时在空间的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形成合电场。3.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电场叠加遵循矢量的叠加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还可以使用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等。利用电场的叠加原理,理论上可计算任意带电体在任意点的电场强度。重点题型归纳整合4.求电场强度的两种特殊方法(1)对称法:巧妙而合理地假设放置额外电荷,或将电荷巧妙地分割使问题简化而求得未知电场强度,都可采用对称法求解。(2)微元法: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若干微小的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为直,使变量、难以确定的量转化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重点题型归纳整合例1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所示。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点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3𝑘𝑄4𝑎2,沿y轴正向B.3𝑘𝑄4𝑎2,沿y轴负向C.5𝑘𝑄4𝑎2,沿y轴正向D.5𝑘𝑄4𝑎2,沿y轴负向重点题型归纳整合解析:处于O点的正点电荷在G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1=k𝑄𝑎2,方向沿y轴负向;又因为G点处合电场强度为零,所以M、N处两负点电荷在G点共同产生的电场强度E2=E1=k𝑄𝑎2,方向沿y轴正向;根据对称性,M、N处两负点电荷在H点共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