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05210298张晶晶实验题目:干涉法测微小量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掌握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检验光学元件表面几何特征的方法,用劈尖的等厚干涉测量细丝直径的方法,同时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实验原理1.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当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平面玻璃上时,在透镜的凸面与平面之间形成一个从中心O向四周逐渐增厚的空气层。当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来时,从空气层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光束1和光束2在上表面相遇时产生干涉。因为光程差相等的地方是以O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因此等厚干涉条纹也是一组以O点为中心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称为牛顿环。由于从下表面反射的光多走了二倍空气层厚度的距离,以及从下表面反射时,是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而存在半波损失,故1、2两束光的光程差为(1)式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δ是空气层厚度,空气折射率。当程差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暗环,若第m个暗环处的空气层厚度为,则有(2)由几何关系,以及一般空气层厚度远小于所使用的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即,可得(3)式中rm是第m个暗环的半径。由式(2)和式(3)可得(4)可见,我们若测得第m个暗环的半径rm便可由已知λ求R,或者由已知R求λ了。但是,由于玻璃接1触处受压,引起局部的弹性形变,使透镜凸面与平面玻璃不可能很理想的只以一个点相接触,所以圆心位置很难确定,环的半径rm也就不易测准。同时因玻璃表面的不洁净所引入的附加程差,使实验中看到的干涉级数并不代表真正的干涉级数m。为此,我们将式(4)作一变换,将式中半径rm换成直径Dm,则有(5)对第m+n个暗环有(6)将(5)和(6)两式相减,再展开整理后有(7)可见,如果我们测得第m个暗环及第(m+n)个暗环的直径Dm、Dm+n,就可由式(7)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R。经过上述的公式变换,避开了难测的量rm和m,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实验内容: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1)观察牛顿环1)将牛顿环仪按图7.2.1-5所示放置在读数显微镜镜筒和入射光调节木架的玻璃片的下方,木架上的透镜要正对着钠光灯窗口,调节玻璃片角度,使通过显微镜目镜观察时视场最亮。2)调节目镜,看清目镜视场的十字叉丝后,使显微镜筒下降到接近玻璃片,然后缓慢上升,直到观察到干涉条纹,再微调玻璃片角度及显微镜,使条纹更清楚。(2)测牛顿环直径1)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交点与牛顿环中心重合,并使水平方向的叉丝与标尺平行(与显微镜筒移动方向平行)。2)转动显微镜测微鼓轮,使显微镜筒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