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货币:经济学家将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都可以看成是货币。价值尺度: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交易媒介:可以极大的提高交易效率或者降低交易的成本。价值储藏: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出于静止状态,表现为财富,也就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支付手段:表现为货币的单方面转移,克服流通手段的局限性。信用货币:如果商品作为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且不能用来兑换商品货币。准货币:从货币层次上看,准货币(M2-M1)构成M2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流动性较低,不能直接用作交换的媒介,更多的是发挥价值贮藏的功能。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资金盈余者:净金融投资为正,表明总体上是在向外贷出资金。资金短缺者:净金融投资为负,表明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单位借入资金。就整个社会而言,一般情况是,政府与企业是资金短缺者,居民个人是资金盈余者。间接金融:资金盈余部门的一部分资金通过诸如银行等金融为中介机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直接金融:通过直接金融市场流向资金短缺部门。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市场,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的资金融通市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资金短缺部门通过发行各种金融工具而筹集到它所需的资金市场。二级市场:各种可流通的金融工具流通和转让的市场金融工具: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固定收益证券:债务性金融工具的发行者一般都会承诺未来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利息)。衍生金融工具: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包括期货、期权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相关原生产品的价格,主要功能不在于调剂资金的余缺和直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流动性管理,而是管理与原生工具相关的风险。信息不对称: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名义收益率:所得到的总帐面收益与实际付出的本金之间的比率,这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扣除通货膨胀后所得到的收益率。债务性金融工具:是由借款人向贷款者签发的载明一定金额和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