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docx
下载文档

ID:3498977

大小:23.08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5-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货币 银行学 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经济学家将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都可以看成是货币。 价值尺度: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 交易媒介:可以极大的提高交易效率或者降低交易的成本。 价值储藏: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出于静止状态,表现为财富,也就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支付手段:表现为货币的单方面转移,克服流通手段的局限性。 信用货币:如果商品作为自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且不能用来兑换商品货币。 准货币:从货币层次上看,准货币(M2 - M1)构成M2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流动性较低,不能直接用作交换的媒介,更多的是发挥价值贮藏的功能。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 资金盈余者:净金融投资为正,表明总体上是在向外贷出资金。 资金短缺者:净金融投资为负,表明总体上是在向其他单位借入资金。 就整个社会而言,一般情况是,政府与企业是资金短缺者,居民个人是资金盈余者。 间接金融:资金盈余部门的一部分资金通过诸如银行等金融为中介机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直接金融:通过直接金融市场流向资金短缺部门。 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市场,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的资金融通市场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资金短缺部门通过发行各种金融工具而筹集到它所需的资金市场。 二级市场:各种可流通的金融工具流通和转让的市场 金融工具:一种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约,它一般规定了资金盈余者向短缺者转让金融剩余的金额、条件和期限等。 固定收益证券:债务性金融工具的发行者一般都会承诺未来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利息)。 衍生金融工具: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包括期货、期权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相关原生产品的价格,主要功能不在于调剂资金的余缺和直接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流动性管理,而是管理与原生工具相关的风险。 信息不对称:一方拥有的信息比另一方多。 名义收益率:所得到的总帐面收益与实际付出的本金之间的比率,这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扣除通货膨胀后所得到的收益率。 债务性金融工具:是由借款人向贷款者签发的载明一定金额和偿付期及条件的书面证明。 资本市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它的主要职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 货币市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它的主要职能是调剂临时性的资金余缺。 ………………………………………………………………………………………………………………………………… 内源融资:资金使用者通过内部的积累为自己的支出融资。 外援融资:资金短缺者通过某种方式向其他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 权益融资:向其他投资者出售公司的所有权,即用所有者的权益转换资金。 票据: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 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方式所提供的信用。 债务融资:资金使用者承诺在未来按照一定的条件偿付贷款者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票据融资和商业信用等。 ……………………………………………………………………………………………………………………………………………………… 商业银行:以经营存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企业。 总分行制:法律允许除总部外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甚至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以形成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 单一银行制:商业银行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不设立分支机构。 存款货币银行: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 政策性银行:由政策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证劵交易行:组织证券买卖的场所。 中央银行: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 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一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证劵化:金融业务中证券业务的比重不断的增大,信贷流动的银行贷款转向可买卖的债券工具。 贷款承诺:银行在未来特定的时期内向客户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发放一定数额贷款的承诺,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 二级准备: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商业银行持有的有价证券包括由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和由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它不仅可以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收益,而且流动性极高,尤其是,商业银行在需要现金时可以很方便地在公开市场上将它卖掉,因此,这些低风险的债券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 借入准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数量不足时向拥有超额准备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金称为借入准备 自有准备金:从总准备金中扣除借入准备金后的余额 表外业务:没有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中,但会影响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 中间业务:银行利用自己的便利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顾客办理的服务。 信用卡:消费者信贷。 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存款: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资金或货币暂时转让或储存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提供的临时性贷款,其在使用额度、频率和使用理由上都有明确限制。 再贷款: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一级准备:满足强制性的准备金需要、银行日常支付和清算的需要等。 ………………………………………………………………………………………………………………………………… 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中长期则会政府债券市场。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将社会剩余资本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二级市场:供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后的金融工具流通和转让的市场,它的存在提高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可转换公司债劵: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时间内转让成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证劵投资基金:将分散的小额资金集中起来,组成规模较大的资金,然后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 封闭式基金:在续存期内,基金规模不能扩大或减少的证券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基金证券的规模在其续存期内可以变动的投资基金。 柜台交易市场:证券公司或银行开设的柜台上进行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贴现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债券到期后按照债券票面金额向债券持有人兑付,但在债券到期前,债券市场价格低于面值。 附息债券:债券发行者在发行债券时承诺未来按照一定利率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债券,附息债券规定票面利率,每年付息一次。 到期收益率:使债券剩余期限内各年所付的利息额和面值的现值等于当前价格市场的年贴现率。 股权基金:将发行基金份额募集的基金专门投资于公司股票的基金。 债券基金:只将发行基金份额募集的资金投资于企业债券或政府债券的基金。 ………………………………………………………………………………………………………………………………… 货币市场: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交易市场。 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出卖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买回债券的协议。 票据:在商品或资金流通过程中,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设立、转让和清偿的一种信用工具。 汇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持票人或收款人支付确定金额的票据。 本票: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 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票据。 再贴现:贴现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 转贴现:贴现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已贴现的票据再向同业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 国库券:政府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而发行的可流通有价证券,期限一般低于一年。 夹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回收基础货币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期限通常为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三个月和一年的央行票据居多。 同业拆借: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为调剂临时性的头寸以及满足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信用借贷市场)。 同业借贷:以调剂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融通为目的,其作用不在于弥补准备金或头寸的不足,而在于获得更多的短期负债。 票据市场:票据签发和转让市场。 货币市场基金:由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份额,将分散的众多晓额资金集中起来,汇成一个数额大的资金库,专门投资与货币市场工具的开放式基金。 …………………………………………………………………………………………………………………………………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是指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创造跟多倍的存款货币,它等于流通中的现金C加银行体系R的准备金总额。 货币乘数:表明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通货比率: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超额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 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 银行恐慌:存款者因对银行失去了信心,纷纷到银行挤提存款而导致银行流动性严重不足,进一步导致银行大量倒闭现象。 ………………………………………………………………………………………………………………………………… 费雪方程式:若以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总量,则有:M*V = P*T 剑桥方程式: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P和T分别表示物价水平和真实产出,K2为货币需求比例,则有:Md = K*P*T 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函数:Md = Ms + Mt = f(Y , i )。它表明,对货币的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与收入水平呈正向变动。 交易性货币需求: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它们都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以Mt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水平,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可写作:Mt = f( Y )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以MS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i表示利率水平,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可写作: MS = f ( i ) …………………………………………………………………………………………………………………………………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利率,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市场的稳定 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等。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 货币政策工具: 为了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就需要相应的政策工具。按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和利率的作用强度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分为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和间接调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改变手段变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再贷款、短期利率)后在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置的目标叫做中介目标。中介目标有: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对货币和经济体系具有全局影响的政策工具。有三种: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机制、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对货币和经济体系具有局部影响的政策工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