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一小组牙买加体系ContentsPage目录页04牙买加体系评价01牙买加体系背景02牙买加体系内容03牙买加体系特征05与其他体系对比ContentsPage目录页04牙买加体系评价01牙买加体系背景02牙买加体系内容03牙买加体系特征05与其他体系对比-4-01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后,国际金融关系动荡混乱,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期敦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于1978年4月1日生效。自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牙买加体系”。-5-01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后,国际金融关系动荡混乱,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期敦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于1978年4月1日生效。自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牙买加体系”。-6-01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后,国际金融关系动荡混乱,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期敦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买加协议”,于1978年4月1日生效。自此,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牙买加体系”。-7-01产生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后,国际金融关系动荡混乱,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