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下转第212页)DOI:10.16681/j.cnki.wcqe.201823122生物统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策略章敬旗(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为了对学生起到激励与引领的作用,及时诊断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下生物统计课程中常见的考核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包括树立突出能力测试的课程考核理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生物统计课程考核内容;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注重课程考核方法的创新。关键词:生物统计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8)23-0210-02伴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不仅可以真实测量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捕捉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为学习起到有效辅助的作用。一直以来,生物统计课程考核一般包括三大板块,即日常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试,对学生能力培养并未给予足够侧重[1]。因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势在必行。一、生物统计课程常见的考核方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相关课程的考核和人才培养方向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恰当的考核方式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具有引导、激励和促进作用。生物统计课程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一纸开卷、上机考核和撰写论文等,有的还结合实验成绩、课堂成绩和平时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2-7]。一般来说,课程考核中都是期末考试所占的权重最大,忽略了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能力的查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生物统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策略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试教育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传统考试观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以何种方式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怎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些问题都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构建起全新的考试观念,提高能力测试在考核中的地位,也成为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最重关键的一环。下文将针对生物统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一)树立突出能力测试的课程考核理念作为教师,绝不能仅凭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从情感态度、学习习惯、活动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给予科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