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2023年08月31日今生是前世的日本?——基于日本经济与产业变迁深度思考和股市定价借鉴策略主题报告对于“中国正在重蹈30年前日本的覆辙”的议题,需要明确的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核心特征在于快速收缩的信贷以及银行不良率的急剧攀升。客观而言,我们目前并非在经历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我国制造业投资依旧相对稳健,企业部门的信贷和投资正常增长,住户部门虽贷款增速减少但现金资产未出现缩水,这均与日式资产负债表的表现构成显著差异。同时,由于不同国家间的资源、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差异,“日式衰退”在未来中国再现的概率微乎其微。我们笃定的认为未来的中国不会是先前的日本,但作为思考警示的一种参考,日本90年代宏观经济产业与资本市场定价研究仍然非常必要。在此,我们基于对90年代日本宏观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观察,结合90年代日本股市表现,得到以下十点启示,供广大投资者参考,欢迎交流指正。基于日股90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90年代日本股市以跌势为主,1990年1月日经225触顶后开始快速回撤,在整个90年代累计跌幅达50.39%,核心矛盾在于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对于资产负债表衰退核心界定在于信贷的快速收缩以及银行不良率的攀升。从产业的角度进行解释,主要原因是日本在90年产业转型升级遭遇贸易限制与自身科技创新滞缓,原有优势产业逐步被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追赶,过程伴随企业家精神在社会情绪低迷环境下的消逝。从行业角度来看,仅少数行业能够维持上涨,信息与通信、电器以及精密仪器、平价消费与娱乐服务业为日股90年代四大正收益行业,形成在经济持续下行过程中,少数行业获得持续定价,其他领域呈现波段行情,行业间定价明显分化的行情特征。基于日股90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在90年-92年在日本进入泡沫破裂的阶段,日经指数猛烈下跌的过程,高股息策略是明显占优策略。就区间整体超额收益排序来看,90年年代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消费股第四时代(消费的平替)>高股息策略。基于日股90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在经济增速下行+外围贸易封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双主线行情,最终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安倍经济学奏效后恢复至大盘成长的定价。具体而言:90年-97年受日美贸易摩擦影响,GDP显著下滑,进入以大盘价值高股息为主的行情;95年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日本相关中小企业促进政策密集出台叠加美股映射,推动以小盘成长为主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