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康新勤1,臧伟进1,宋土生2,于晓江1,曾菊绒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1.心血管生理药理研究室;2.生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目的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形态。方法利用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生长特性,采用贴壁法分离并用含15%(体积分数)FBS的低糖型DMEM培养基培养。结果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中随着换液次数的增加红细胞和造血细胞逐渐减少;骨髓组织中贴壁得到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纺锤形和多角形。结论贴壁法可以分离培养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中图分类号:R3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259(2003)05205182021999年《Science》杂志将干细胞研究列为当年十大科学研究之首。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主攻热点。骨髓中至少包含两种干细胞成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现在的研究揭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1,包括心肌细胞2、肝细胞3、脑中的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4、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5等。研究骨髓细胞的分化潜能,首先要分离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本文根据骨髓中造血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不同生长方式,采用一种较简单的分离方法,并观察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形态。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Sprague2Dawley(SD)大鼠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低糖型DMEM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FBS)购自杭州四季青犊牛研究所;青霉素和链霉素购自市售的华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5%(体积分数)FBS的DMEM细胞培养基由15%(体积分数)FBS、DMEM培养基、100IU·mL-1青霉素及100IU·mL-1链霉素组成。1.2方法取1月龄SD大鼠1只,雌性,体重88g。用木棒敲击头部处死。取股骨和胫骨,注意保留骨端部分不受损伤。用75%(体积分数)酒精浸泡15min后移入超净工作台中。放置于干净的培养皿内晾干,剪去骨头两端,露出骨髓腔。用含15%(体积分数)FBS的DMEM培养液冲洗骨髓腔,反复2次。含有骨髓细胞的培养液经打匀后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的3孔。于接种培养24h后换液,并将换取的培养液移入另外3孔,于接种后48h后换液。从而形成0~24h贴壁细胞和24~48h贴壁细胞各3孔。以后每天换液,连续3d。3d后改为每隔2d换液。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并作记录。收稿日期:2003203225修回日期:2003205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270554);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No.01161);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No.2001069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