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殷墟文化第一节文化命名、分期与年代第二节殷墟的范围与布局第三节文化分布与区域类型第四节礼制与信仰第五节生产与经济第六节殷墟文化与二里岗文化的关系第一节文化命名、分期与年代一、发现与命名二、分期与年代一、文化命名1899年,王懿荣是最早认识甲骨文的人,也是第一个大力收购带字甲骨的学者。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山东福山(今烟台市)人刘鹗1903年,刘鹗从自藏的甲骨中挑选了1058片墨拓,编辑出版《铁云藏龟》六册,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1857--1909),江苏丹徒人,原名孟鹏,字云博。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孙诒让1904年,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所录资料,完成了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契文举例》。(18485~1908),字仲颂,浙江瑞安人罗振玉1908年,罗振玉确定甲骨刻辞出于安阳小屯。随后指出甲骨是殷王室之物,考证小屯即殷墟之所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墟上。(1866——1940),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王国维1917年,王国维发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两篇著名文章,证实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先公先王的世系,并对其中世次、称号上的一些错误做了修正。(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史记·殷本纪》与甲骨卜辞所见商王世系对照表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河南南阳人。创立甲骨断代学,“甲骨四堂”之一。代表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殷历谱》等。解放前的殷墟考古发掘解放前的殷墟考古发掘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进行15次考古发掘。发现宫殿宗庙建筑基址、其他建筑基址、灰坑、王陵、祭祀坑及族墓地等,出土数以万计的陶、青铜、玉、石、骨、角、牙、蚌器以及24918片甲骨等。1930年代殷墟考古发掘现场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殷墟考古第一代精英梁思永(1904~1954)广东新会人郭宝钧(1893~1971)河南南阳人石璋如(1902~2004)河南偃师人解放后的殷墟考古工作1958年组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59年设立工作站1985年小屯西北地发掘现场2003年吉林大学师生参观安阳工作站、参加孝民屯考古发掘二、分期与年代《尚书·盘庚》云:盘庚迁于殷。也就是说,殷作为商代王都是从盘庚开始的。《史记·殷本纪·正义》引古本《竹书纪年》云: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所谓“七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