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定罪与量刑法律教研室刘苑竹2016年5月•QQ:84012598定罪与量刑授课大纲•犯罪构成刑法定义•罪刑法定•违法性构成要件重要罪名•罪数与形态•量刑指导意见•刑九修正案●|冯●李斯特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被告人权利的大宪章第一编刑法总论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嬗变1.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启蒙时期洛克、孟德斯鸠、贝卡里亚等三权分立的思想也蕴含着罪刑法定的精神。3.罪刑法定原则真正成为基本原则,近代刑法学鼻祖的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功不可没。费尔巴哈孟德斯鸠目录目录刑法总论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形式侧面实质侧面禁止习惯法禁止类推禁止事后法禁止绝对不定期刑2、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处罚的手段)1、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处罚的范围)明确性(刑法规定不能含糊不清)适当性目录目录二、三、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刑法总论刑法本体论之刑法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法定)化成为刑法修订和我国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原则体现在:罪之法定刑之法定1.对犯罪概念的确定2.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3.对具体犯罪,刑法分则规定了具体的构成要件1.总则中对刑罚种类的规定2.总则中对量刑原则的规定3.分则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刑种和刑度目录目录第一编刑法总论刑法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四、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完善《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思考:这被称之为积极的罪刑法定与消极的罪刑法定,是否合理呢?目录目录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单选题)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无罪D.寻衅滋事罪E.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第三百零一条【聚众淫乱罪;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一编刑法总论刑法的效力范围五、刑法的溯及力(二)各国刑事立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大致有以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