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电化学电能化学能电解电解电池电池历史悠久:1800年伏特制成第一个化学电池。内容广泛:化学电源、电化学分析/合成、光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电催化、电冶金、电解/电镀、腐蚀与保护等。(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与其它学科交叉:能源、交通、材料、环保、信息、生命等领域。电化学:研究电与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将能够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放在原电池中,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电能驱动化学反应将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放在电解池中,输入电流使反应得以进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热力学方法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7.1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7.2离子的迁移数§7.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7.4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7.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第七章电化学§7.6原电池热力学第七章电化学§7.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7.8电极的种类§7.9原电池的设计§7.10分解电压§7.11极化作用§7.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本章小结§7.1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1、电解池和原电池2、电解质溶液和法拉第定律原电池:电极反应自发进行,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电解池:外加电压高于分解电压时,使不自发的反应强制进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1电极过程、电解质溶液及法拉第定律1、电解池和原电池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导电量全部由电子承担。(1)第一类导体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金属氧化物等;能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分为两类:(2)第二类导体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正、负离子作反向迁移而导电;导电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温度升高,电阻下降;导电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电极反应:在电极板与溶液界面上进行的化学反应。总反应:两个电极反应之和。电极反应:在电极板与溶液界面上进行的化学反应。总反应:两个电极反应之和。电极/溶液的界面:电子得失;溶液内部:离子的定向迁移。电极/溶液的界面:电子得失;溶液内部:离子的定向迁移。电势高的电极为正极(+);电势低的电极为负极(-)。电学规定: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反应物失电子,阴离子向其迁移;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反应物得电子,阳离子向其迁移。原电池:阳极:阴极:电池反应:原电池中:正极(+)是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