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之散文散文重点提示:–中国散文的起源与发展•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唐宋散文与明清散文•科举文化与八股文•现当代散文散文的起源散文的源头–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甲骨卜辞:即殷墟卜辞。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散文的分期散文的分期上古期(先秦、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现代期(“五四”以来至今)中国散文之上古期(先秦)1、散文概念的宽泛散文在先秦除了“诗三百”(《诗经》)外,一切文献都可以称为散文。2、散文的分类历史散文:记言散文——《尚书》、《国语》、《战国策》;记事散文——《左传》、《春秋》说理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中国散文之上古期(秦汉)秦汉散文的类型秦汉散文的类型说理散文政论散文传记散文记叙文和小说吕不韦《吕氏春秋》、刘安《淮南子》李斯《谏逐客李斯《谏逐客书》、书》、贾谊《过秦贾谊《过秦论》、董仲舒论》、董仲舒《贤良对策》《贤良对策》司马迁《史司马迁《史记》、班固记》、班固《汉书》《汉书》刘向《说刘向《说苑》苑》中国散文之中古期第一阶段:魏晋到唐代中叶–文(散文)向诗靠拢,出现诗化的骈文。–史传文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新创地志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骈体文论散文:刘勰《文心雕龙》。第二阶段:唐代中叶到南宋灭亡–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晚唐小品文: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杂文性质的散文第三阶段:元代到明代中叶–小说化古文:宋濂、刘基(人物传奇化、情节细节化)第一阶段:明朝嘉靖初年至鸦片战争(明)(明)前后七子–复古散文(明)唐宋派:归有光等(清)桐城派:方苞、姚鼐、刘大魁–性灵散文:明末公安三袁–八股文:明清两代应试科举的必修课第二阶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新文体派”,以梁启超为代表;古文派,代表严复、章炳麟;白话文派,以全新的形式宣传新思想。中国散文之近古期中国散文之现代期1、“五四”以来至今近100年间的变革原因首先是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呼声中出现;其次是西方报刊杂志白话文的运用和通俗自由的书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