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见学生用书P165)《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为: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专题十一新闻阅读(见学生用书P165)1.选文:2017年、2018年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所选材料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不回避社会热点。2.题型:2017年全国卷采用了一道“四选卷别主题类型选择题简答题概念理解筛选整合筛选概括侧重点比较2018全国卷Ⅰ量子通信研究非连续性文本√√√2018全国卷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非连续性文本√√√2018全国卷Ⅲ互联网+时代的图非连续性文本√√√一”选误、一道“五选二”选正、一道简答题的模式,2018年全国卷采用了两道“四选一”、一道简答题的模式,分值都书出版2018浙江卷自然教育非连续性文本√√√2017全国卷Ⅰ纪录频道运营与发展非连续性文本√√√2017全国卷Ⅱ生活垃圾分类非连续性文本√√√2017全国卷Ⅲ博物馆的作用与贡献非连续性文本√√√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