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lóng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回答,应对诸葛亮的“建国方略”滚滚长江东逝水请找到隆中位置隆中湖北襄阳河南南阳成都武侯祠隆中对现在我们学习——《隆中对》的出自哪里?作者是谁?文学常识简介陈寿(233—297),字承祚(zuò),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写了为人称道的《出师表》。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文学常识简介关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散文。《三国志》叙事从东汉末年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画,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文学常识简介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摇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公元207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曹操:汉室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200年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黄河流域;207年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牢固地占有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刘备:出身于贩屦织席之辈(相继投靠孙瓒、陶谦、曹操,一度任豫州刺史;199年起兵攻打曹操失败,依附袁绍;次年因袁绍全军覆没,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受排挤被送到新野小县屯兵——虽号称“帝室之胄”而二十余年流亡各地。)《隆中对》flash朗读听读课文听读课文注意:1、字音、语气及感情。2、句中的停顿和重音。3、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的名字和地名。音频朗读朗读,正音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