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病毒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无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三菌三体三菌:细菌(含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一、细菌(Bacterium)•特点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单细胞原核生物•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有害细菌•有益细菌(一)细胞形态•三种基本形态球形杆状螺旋形•特殊形态三角形、圆盘形、方形等•异常形态•影响细胞形态的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浓度、pH球菌•根据相互联结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杆菌•按细胞的长宽比例及排列方式可分为:•短杆菌•长杆菌•链杆菌•棒杆菌•梭杆菌螺旋菌•按弯曲程度不同可分为:•弧菌(vibrio):螺旋不满一环,形似香蕉或逗点符号状。•螺菌(spirillum):满2~6环的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螺旋体(spirochaeta):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体大而柔软的螺旋状细菌。异常形态•畸形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刺激,阻碍了细胞的发育,从而引起形态的异常变化。•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使细胞衰老而引起异常形态。此时生长繁殖停止,细胞膨大,液泡形成,着色力弱,有的菌体名存实亡,但若将这类异常形态的细胞接入新鲜培养基,并在合适条件下培养,又会恢复原来形态。(二)细菌大小•测量:在显微镜下用显微测微计(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测量。•长度单位um(10-6m)nm(10-9m)(亚细胞结构)埃(10-10m)•影响因素固定染色:加热、干燥使细胞收缩。菌龄:幼龄菌大。培养条件:畸形菌大小发生变化。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球菌:直径(0.2-1.5um)•杆菌:宽×长(0.5-1um×1-5um)•螺旋菌:宽、长、螺距(三)细菌观察方法水浸片(压滴法):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无菌水,再在其中加入少许菌体,使其均匀分布在无菌水中,盖上盖玻片,镜检。悬滴法:把要观察的含菌液体,滴在盖玻片上,然后把它翻过来,放置在凹孔载玻片上,使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