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高考专用专题十七实验基础篇考点一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学会用列表法和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二、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仪器(如图所示)。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不能落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离线较远的点舍弃。五、数据处理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2.图像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六、注意事项1.安装实验装置时,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2.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3.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纸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4.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5.不要画折线。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6.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七、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会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思考:根据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分析图线为什么不过原点?剖析:F-x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得k=N/m=200N/m;图线不过原点是因为弹簧自重的影响。273.510考点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一、实验目的1.会使用弹簧测力计。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分别用一个力F、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即效果相同,根据合力的定义,F为F1和F2的合力,三、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小圆环,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四、实验步骤1.装置安装:在方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如图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