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古诗词鉴赏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中考真题体验一、2012·南充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诗歌的情感,一可结合写作背景;二可借助诗眼分析;三可解读意象,挖掘诗歌情感;四可根据用典,探寻作者情感。本题题干暗示我们从意象入手,寻觅作者情感。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二、2011·泰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答案]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3.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4.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3)思乡怀人,如羁旅愁思,思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