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高考地理(新课标Ⅰ专用)栏目索引考点一位置与地形、气候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栏目索引1.(2019课标Ⅲ,9,4分)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2.(2019课标Ⅲ,10,4分)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答案DB本题组通过某公路穿越的自然景观,考查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题目中对公路沿线景观的考查,蕴含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第1题,由“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这一信息,排除没有冰川山脉的吉林与内蒙古;由“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这一信息,排除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故D项正确。第2题,新疆山区9月底至次年5月底多降雪,而且该公路山区段海拔高,气温较低,路面积雪严重,必须封路禁行,故B项正确;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较少,不易发生洪水与泥石流灾害;9月底至次年5月底气温低,路面也不易发生冻融沉降。栏目索引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栏目索引3.(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D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当地在90°E附近;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D正确。栏目索引考点二河流与湖泊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面三题。栏目索引1.(2016课标Ⅱ,9,4分)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答案D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该地河床枯水期泥沙淤积,汛期(6—9月)径流冲刷河床。我国东部地区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甲断面形态河床低,受径流冲刷,为汛期的断面;乙断面形态河床高,泥沙淤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