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少先队标志礼仪加强少先队仪式教育主讲人:郑宁远2017和2018年中央团校辅导员国培班授课课件(2019年3月修改稿)3一、为什么要规范少先队标志和礼仪?习总书记在2014年六一前夕指出:少先队组织培养队员从小树立核心价值观,开展好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少先队标志礼仪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队组织教育就要准确运用并规范好少先队标志和礼仪。2017年10月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下发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指出:教育少先队员热爱红领巾、队旗、队徽等少先队基本标志,规范佩戴红领巾、队委(队长)标志,敬好队礼、践行队礼精神,规范使用少先队礼仪、举行少先队仪式,增强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41、仪式和仪式感的重要性。钱穆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而礼仪不妨说是礼的格式化,也就是孔子看重的“齐之以礼”。仪式是一种社会认同模式,相对规整的集体行为背后蕴涵着某种群体意识,体现了参与者对相关价值理念的共识。仪式本身的庄重感,即可强化这种共识,也可增强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真程度。仪式,往往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意蕴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良好仪式感的养成,前提是社会生活中基于习俗和礼仪的仪式重建。仪式感有助于丰富生活的意义,队礼仪可以熏陶和陶冶队员的思想情操。5生活需要仪式感,生活中的仪式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记住某个意义的日子,纪念某个特殊的时刻,让平凡的生活赋予意义和生命力。礼仪的底色其实是一种从容、自信、谦卑、无谓的人生态度,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快乐地成长。举例论述:宣誓仪式的庄重感,可增强人们相关的责任感和忠诚度。纪念碑(拉丁文意为,提醒、告诫、建议和指示之意。唤起记忆,对抗遗忘)。礼仪是文化的外表,是教育的一种捷径,(直观有形教育)。各种各样的仪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追求的愿望,也是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凝结而成的重要载体,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果。《基本规范》体现了儿童化:呼号宣誓举拳便;三级报告简化便;执旗姿势操作便等。《基本规范》要求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要宣传好、维护好少先队标志礼仪。62、全国队礼仪须是统一的。因为少先队是全国统一的组织,因此队组织礼仪必须是全国统一的,不能有各省、各地的“创造发明”。队旗不等于少年军警校旗,更不等于军旗。要注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