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就业与保障2022.12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举措分析—以2022年为例文/张淑君摘要:当前,应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凸显,这一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已然成为国内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症结进行分析,以寻求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应对“就业难”与“招人难”的矛盾现象。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人才市场从2020年~2022年,全球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作为国家最大的民生问题,稳就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被提及。根据统计数据:从2012起,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线性逐年递增状态,其中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5万人,虽然其中有部分为疫情之下回国的留学生,但数据依旧向我们展示了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6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67万人,其规模和增量值都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一边是逐年递增的就业需求,另一边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际岗位供给规模下滑,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指数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呈现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外部因素对就业工作的影响2021年的“经济蓝皮书”指出,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采取的积极防疫政策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全球的疫情并没有得到缓解,加上2022年3月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局部战争,引发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相互的经济制裁,提高全世界能源和粮食供给的成本,迫使一部分工业生产的原料价格上涨。此外,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为了应对自身高通胀下经济的衰退,采取的加息政策无异于对全球资本的金融收割,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世界的经济复苏变得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一)国内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国内疫情让企业的资金流出现困难,不得不采取节流、裁员和降薪的方式维持企业的运转;有的小微型实体行业,如餐饮业、服装业、旅游业和电影院等在疫情封控下处于半停滞状态,其中有很多在疫情之下难以为继。相比于国外其他国家面对新冠肺炎传播时糟糕的防疫管控,我国已经在2021年基本控制住疫情的传播,并开始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和生产的恢复。虽然在此期间疫情出现局部地区零星散发,员工短缺等因素造成的停工,给企业的恢复性生产造成一定意义上的困扰,但从整体来看企业还是在尽力恢复疫情之前的生产水平。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出国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的逐年递增,尤其是全球疫情暴发后,国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