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及版图设计1.1引言1.2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简介1.3版图设计技术1.4电参数设计规则集成电路的制造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它主要由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负责研究。VLSI设计者可以不去深入研究,但是有必要了解芯片设计中的工艺基础知识,才能根据工艺技术的特点优化电路设计方案。对于电路和系统设计者来说,更多关注的是工艺制造的能力,而不是工艺的具体实施过程。由于SOC的出现,给IC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设计者不仅要懂系统、电路,也要懂工艺、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框架设计芯片检测单晶、外延材料掩膜版芯片制造过程封装测试系统需求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设计创意+仿真验证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过程框架From吉利久教授是功能要求行为设计(VHDL)行为仿真综合、优化——网表时序仿真布局布线——版图后仿真否是否否是Singoff—设计业——制造业—芯片制造过程由氧化、淀积、离子注入或蒸发形成新的薄膜或膜层曝光刻蚀硅片测试和封装用掩膜版重复20-30次AA集成电路芯片的显微照片1、电阻率:从电阻率上分,固体分为三大类。在室温下:金属:ρ<0.001Ω·cm半导体:ρ=0.001Ω·cm~10E9Ω·cm绝缘体:ρ>10E9Ω·cm制造集成电路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硅(Si)、锗(Ge)等半导体,以及砷化镓(GaAs)、铝镓砷(AlGaAs)、铟镓砷(InGaAs)等半导体的化合物,其中以硅最为常用。1.1引言1.IC制造基本原理2.导电能力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一般金属的导电能力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且变化不明显。但硅的导电能力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且变化非常明显。金属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晶格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实际参与导电的是自由电子。晶格是一直振动的,和分子的热运动相关。金属之所以有电阻是由于晶格对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阻碍。而且由于温度越高,晶格震动越强烈,所以它的阻碍效应就越明显,这是金属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原因。对于半导体,它不像金属那样有很多自由电子,它的电子基本都被束缚在原子核上。所以它需要一定的温度或者光来激发,是它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而成为能够参与导电的粒子。所以温度升高,能够参与导电的粒子就越多,电阻就越小。1.1引言1.IC制造基本原理3.半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所含的微量杂质而发生显著变化一般材料纯度在99.9%已认为很高了,有0.1%的杂质不会影响物质的性质。而半导体材料不同,纯净的硅在室温下:=21400Ω·cm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