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带来的积极后果有()①江南地区得到开发②民族大融合③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文化的大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宋书》卷五十四)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因素是()A.人口南迁B.自然条件优越C.社会稳定D.国家统一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A.优越的自然条件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C.统治者的措施D.稳定的社会环境4.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受宗教迫害D.民族融合加强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出现B.对外贸易发展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6.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出现有推动作用的是()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出现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④南方相对和平稳定。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8.“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9.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3页A.气候温暖湿润B.社会安定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二、读图说史题:11.我国古代民族间的交往和东西方之间的交流都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