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巨鹿之战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以下成语或历史典故属于战国时期的有()①三家分晋②田氏代齐③退避三舍④围魏救赵⑤纸上谈兵。A.①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战国时期是我国()A.奴隶社会开始时期B.封建社会确立时期C.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D.奴隶社会的鼎立时期4.我们湖南省在战国时期属于()A.楚国B.赵国C.秦国D.齐国5.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6.下列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统辖地区一定有今天山西省区域的是()A.晋国B.齐国C.赵国D.楚国7.封建社会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于()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8.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挑起战争,下列哪些战役属于战国时期?()①城濮之战②牧野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9.战国七雄中,通过瓜分晋国而立国的是()A.秦、赵、燕B.韩、赵、魏C.楚、燕、齐D.韩、赵、楚10.今北京地区属于战国哪个国家()A.齐国B.燕国C.秦国D.楚国二、读图说史题:11.写出《战国形势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2页12.填一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13.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材料三:见图(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哪两项策略?请你解释一下这两项策略。(2)材料二是哪一个成语的由来?(3)图三是秦国的一位说客在向楚国游说,这位说客是谁?并请你猜一猜他正在说什么?(4)这一时期与图中的说客意见相反的是谁?(5)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初中历史试卷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