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字母文字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甲骨文2.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3.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4.四羊方尊发现于()A.湖南澧县B.湖南龙山县C.湖南宁乡县D.湖南长沙县5.《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在“典册”中使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B.隶书C.小篆D.楷书6.下列关于如图文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体现了我国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B.它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C.它因其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D.它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7.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的典册主要指的是()A.B.C.D.初中历史试卷第1页,共3页8.关于下列文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司(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B.从这四件青铜器可以看出商周时期的青铜冶铸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C.从这四件青铜器可以看出由商朝到周朝青铜器的器形由厚重变得轻巧D.前三件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都属于小篆字体9.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二、读图说史题:11.下图青铜器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32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当时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请完成:(1)图中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制造于何时?地位如何?(2)请你再列举一件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精品。(3)研究这些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三、材料解析题:12.每年九月份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惠安东周中学组织了主题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以弘扬我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