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进展》2022年12月第20卷第24期ONCOLOGYPROGRESS,Dec2022Vol.20,No.24*综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1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卢迪1,2,葛祥伟1,2,翟今朝1,2,马志强2,汪进良2#1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8532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肿瘤内科,北京1000710摘要摘要: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家族分子通过参与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HDAC11作为唯一的Ⅳ类HDAC家族成员,含有去乙酰化酶的保守区域,结构极其简单,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综述HDAC11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有助于研发同型特异性或选择性HDAC11抑制剂,以期为基础研究提供新方向,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可能药物靶点。关键词关键词:去乙酰化修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肿瘤;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0730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doiA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2.20.24.04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靶向、免疫和表观遗传学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临床肿瘤的治疗已迎来了“精准治疗时代”。证据表明,甲基化、乙酰化等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组蛋白或赖氨酸去乙酰化酶(histoneorlysinedeacetylase,HDAC/KDAC)通过靶向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从赖氨酸残基中去除乙酰基或酰基调节包括转录、细胞死亡和代谢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HDAC抑制剂作为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1-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deacetylase11,HDAC11)活性的发挥不依赖于Zn+活性,被列为HDAC家族中唯一的Ⅳ类成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HDAC成员[3],也是最新被克隆的HDAC。HDAC11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结构简单,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a347残基蛋白与Ⅰ类、Ⅱ类HDAC蛋白,在催化核心区具有相同的序列相似性[4],HDAC11可能与HDAC6存在相互作用并影响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动态变化[5]。HDAC11的分布具有细胞和器官特异性,虽然HDAC11在脑、肾、心等多种器官中均高表达,但其在细胞正常生物学行为以及肿瘤中的作用仍有待完全阐明。因此,研究HDAC11在各种器官和细胞中的功能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综述HDAC11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为开发同型特异性或选择性HDAC11抑制剂及临...